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

微故事+電影分享: Serpico (急先鋒橫掃罪惡城-Al Pacino) 1973

微故事+電影分享: Serpico (急先鋒橫掃罪惡城-Al Pacino) 1973


(十力卜)從沒在戲院看過這部電影,他對《急先鋒橫掃罪惡城》懷著一種近乎荒謬的敬意。1973年的十力卜正躺在尿片上翻滾,對他來說《急先鋒橫掃罪惡城》是懷著一種近乎荒謬的敬意。


這部1973年的電影,對他而言,並非典型動作片裡刀光劍影、槍林彈雨的盛宴,而是一場文藝警匪的細膩琢磨。十力卜喜歡這種冷靜而堅毅的質感,不追求戲劇性的衝突,而以低調的張力,緩緩揭示制度的灰暗。


以前,十力卜總想著香港這座水泥森林的事,但他發覺現在世界都變得怪誕,不符合常態,正義的人走出來說歪理,壞人則在說道理,十力卜越看越模糊,真想跳落海算了。


他常思索:"正義究竟是什麼?像 Serpico 那樣的警察,面對腐敗與背叛,是否仍有執著的心?" 十力卜拿起手中的咖啡杯,窗外是繁忙的銅鑼灣街頭,人多得可怕,霓虹燈閃得像在嘲笑,堅持的都註定是孤獨。既像古人所言(浮生若夢,為歡幾何),又似現代人迷失於功利裡的無奈。


這部電影不需要誇張的高潮,卻在平凡細節中蘊藏哲學,理想與現實的碰撞、個體對抗制度的孤立,以及那份未曾被驚天動地承認的勇氣。十力卜想象阿爾·柏仙奴那張臉,青春的嚴肅和後期的優皮士模樣,是逐漸被現實啃噬、又不願放棄原初夢想的縮影。


十力卜在日記中寫道:“今時今日,相信在街頭會遇見一位像Serpico的探員,有熱情的、正義的、不貪婪的、被排擠的,但能否像他一樣堅持到底,那怕萬中無一了。


《急先鋒橫掃罪惡城》似一齣文藝警匪片,也帶小許幽默,至少,男主角 Al Pacino 他偶爾的神情,他那優皮的造型和走路的姿勢,就讓十力卜由心笑出來。


這正是電影最耐嚼的滋味,表面平靜,內裡卻翻著無聲的怒濤,也許會讓人難以言明的冷調子。彷彿一位俠士剛飲完濃茶,抬眼看見天邊霧氣繚繞,卻只能輕哼一句:“人世如戲,終究難逃空城計。”


故事未必擁有傳統警匪片的緊湊劇情,卻以樸素的鏡頭和深刻的角色,打開了對制度、良知與孤獨的思考。十力卜分享這部電影,讓喜歡看舊片的朋友,都能從這部過時卻不老的作品中,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灰色空間。



 


片名:Serpico (急先鋒橫掃罪惡城)

導演:Sidney Lumet(薛尼·盧密)

編劇:Waldo Salt、Norman Wexler

原著:Peter Maas 同名書籍

主演:Al Pacino(阿爾·柏仙奴)

類型:犯罪、劇情、動作

上映年份:1973年

片長:130 分鐘

製片預算:約 330 萬美元

全球票房:約 2,980 萬美元


劇情梗概

Frank Serpico 以一名理想主義的新晉警探身分進入紐約警局,穿著便服、主張社區警務、拒絕收受同僚的賄賂。初期他因偏離常規遭到同僚槍擊,也因為揭發腐敗而被孤立。一次次向上級舉報無果後,他將證據交予地方檢察官與《紐約時報》,引發公眾對警局黑幕的關注。最終在一次臥底突襲中,再度被同儕故意放任而重傷面部。恢復後,他在克納普委員會作證,促使大規模調查與改革,卻也因深感失望辭職,遠赴瑞士定居。

主要主題與意涵

正義與良知的孤身抗爭 Serpico 以“不拿賄賂、不包庇同僚”為信念,不惜以性命相搏,凸顯個人在龐大體制中維護良知的艱難。

體制腐敗與政治勢力 電影呈現警局內部幾乎人人受賄的現象,以及市長辦公室因選票考量對調查的打壓,暗喻政府部門權力交織下正義難以伸張。

孤立與自我價值 隨著揭露行動深入,Serpico 被逐出小隊、關係破裂、遭受心理壓迫,他的孤獨感與抑鬱無奈貫穿全片。

媒體力量與社會改革 Serpico 借助報社引發公眾輿論,凸顯第四權在制衡腐敗、啟動官方調查中的關鍵角色。


角色剖析

Frank Serpico(阿爾·柏仙奴 飾)  

方法派演員塑造:Pacino 與真實 Serpico 多次會面,租用蒙托克小屋同吃同住,習得其细微口音與肢體語言。 

性格特質:自覺囂張卻真誠,渴望改革卻持續受挫,最終形成“只要還活著,我就得堅持” 的信念。 • 

心理轉折:從滿腔熱血到情感崩潰,再以痛苦重生後的更堅定姿態作證。


Bob Blair(Tony Roberts 飾) Serpico 的好友及警界內部關係戶,為維護友情多次提供協助,最後成為他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。


Sidney Green 警長(John Randolph 飾) 保守派代表,對下屬行為感迷惘,二度面臨為了局勢穩定而選擇沉默的兩難。


Laurie(Barbara Eda-Young 飾) Serpico 的女友形象,以日常生活中的溫暖對比警局的冰冷,凸顯主角內心的柔軟與被犧牲的感情。


導演與視覺風格

Sidney Lumet 以硬派社會寫實著稱,《Serpico》拍攝特色包括:真實場景取景 進入哈林區、南布朗克斯、格林威治村,連四座警局都獲警察局協助,強化紐約城市氛圍。


逆序拍攝法 配合 Pacino 越來越短的鬍鬚與髮型,用化妝師準備多套假鬍鬚,從長髮鬍鬚到乾淨面孔,準確映射時間軸與人物變化。


調光與攝影 與攝影師 Arthur J. Ornitz 採用暖色調打光,映照 Serpico 初期夏日的夢想;隨著故事推進,衣著與背景漸轉暗沉,營造精神狀態的沉重。


快節奏剪接 編輯 Dede Allen 在 48 小時極短限期內剪輯出畫面,支撐電影的緊張與迫切感。


音樂與配樂

作曲家:Mikis Theodorakis 以簡潔不拖沓的弦樂與管樂,僅在關鍵情節加入短促配樂,強化場景張力而不搶戲。


配樂特色: 無配樂段落的自然環境聲彰顯真實感,切點精準,在 Serpico 被射擊、克納普聽證等關鍵瞬間加入音樂,襯托主角心理。


Al Pacino 的表演藝術

方法演技入戲:與真實 Serpico 一對一練習,夜間跟警察巡邏、在街頭試圖逮捕卡車司機引來誤會,親歷當時危險。

Al Pacino 在片中飾演 Frank Serpico ,他的表演被廣泛讚譽。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理想主義、正直、不畏強權的警察形象。Pacino 憑藉此片首次提名奧斯卡影帝,並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。許多觀眾都讚賞 Al Pacino 在電影中的表現,認為是他顏值巔峰時期,且演技精湛。


語態與肢體:緩步、低頭、眼神游移,展現角色的原則性與若有若無的恐懼。


情感爆發:關鍵對話與庭審場面將憤怒、孤立、失落等情緒層層推進,令觀眾身歷其境。


製作花絮

前期籌備: 原定導演 John Avildsen 因與製片衝突遭撤換,Waldo Salt 與 Norman Wexler 多次改稿,反覆取得 Maas、De Laurentiis、Bregman 認同。

拍攝過程: 1973 年 7、8 月於紐約實景完成,平均每天 35 場景切換,三班倒式移動拍攝。

後期剪輯:交到音效部門前需於 48 小時內完成初剪,原預定無配樂,由 Theodorakis 臨時提供主題曲。


影評與觀眾回響

國際評價:  Rotten Tomatoes 93% 好評度, Metacritic 87 分(普遍好評), Al Pacino 獲得金球影帝,並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。



豆粒: 7.8 粒豆 (10粒豆為滿分) 




寫作日期:2025年08月07日 

時間 : 13:26pm

文. 東加豆


我除了寫微故事,還製作有聲書,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。

喜歡我的文章嗎?盼得到您的支持、點讚,或分享我的文章,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。

https://tonkabean.me/支持與鼓勵/

關於我:https://tonkabean.me/


我的故事選集

https://matters.town/@tonkabean/collec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