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3日 星期三

微故事+電影分享: 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 (妖魔大鬧唐人街) 1986



微故事+電影分享: 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 (妖魔大鬧唐人街) 1986 


霓虹如血,淌過香港午夜。(十力卜)縮在(光影雜碎)錄影帶店的膠簾後,電視螢光映得他滿臉青藍。VHS機器吞進一盒《妖魔大鬧唐人街》,機械齒輪吱呀轉動,彷彿預告一場文化錯位的派對狂歡。


"呢套戲,係荷李活食咗成個邵氏片場再嘔出來的夢囈啊!" 他喃喃自語,他吐出一口煙,煙圈扭曲如唐人街的妖氣。(不過,荷李活鏡頭下的唐人街,向來都有一種妖氣,八十年代如是,九十年代照舊,到了千禧年都一樣。)。身為靠邪典電影維生的散稿人,他慣於在爛片裡淘金,在金光裡挑糞。


螢幕上,(Kurt Russell-羅素) 頂著一頭彷彿被雷劈過的飛機頭,大搖大擺闖入東方奇觀,(吳漢章)化身千年巫師唸著半英半中的咒語。十力卜嗤笑:"乜嘢風雷電三煞,明明抄足《如來神掌》又要加啲閃光特效,中西合璧到不倫不類!" 卻忍不住為那癲狂想象拍案。這導演絕對是看盡(嘉禾、邵氏)片庫,將港產武俠、靈幻鬼怪、功夫喜劇全部剁碎,

盡地一煲!彷彿再沒有機會拍港產風格的電影,把不同年代,不同背景、不同風格炒成一碟美式雜錦炒飯,然而,這卻不是穿越電影。


轉場間,他看見港片魂靈被(荷李活)技術重新附體。(鄧剛)的紮實功夫,撞上羅素那種 "我很厲害!" 的美式功夫,簡直是東西文化誤會的錯位示範。 


"根本係西方人幻想中的東方主義主題公園!" 他對著螢幕指點,煙灰散落一地:"但偏偏...又癲得過癮!"


"對,就是樂園。只有樂園才能把這麼多中西合璧、恍如隔世的玩意湊在一起。

衝突又爆發。綠眼女子被推上祭壇的瞬間,十力卜猛地關掉電視。黑暗裡他啞然失笑,這部電影豈不正是香港自身的映照?既是東方又是西方,既被誤讀又在創造,既被視為文化剝削卻又自成一家。


他重新按下播放鍵。這次他看見的不再是獵奇,而是一個美國導演對港片最笨拙又最真誠的情書。那些雷電特效絕不敷衍,而是用盡全力模仿港產神怪片的土味浪漫,那些看似刻板的文化符號,背後竟藏著一種既誤解又迷戀的尷尬愛意,像個外國人用英語背唐詩,五音不全,卻充滿熱情。


片尾字幕浮現時,十力卜在筆記本寫下:"所有文化碰撞,一開始就是一場妖魔鬧劇。與其爭辯誰懂誰,不如笑看這場混沌的狂歡。畢竟,最動人的從來不是精準複製,而是那份敢於搞錯的勇氣。"


十力卜推開店門,晨光刺眼,然後走進一間茶檔,坐下,懶懶點了一碗艇仔粥、一份西多士、再加一杯凍鴛鴦溝咸檸七。既然,電影都可以這樣大搞,那麼,一頓早餐的文化,何嘗不可一試?


微故事完

 

片名:Big Trouble in Little China (妖魔大鬧唐人街)

導演:John Carpenter

編劇:Gary Goldman, David Z. Weinstein

主演:Kurt Russell, Kim Cattrall, Dennis Dun

類型:犯罪、劇情、動作

上映年份:1986年

片長:99 分鐘

製片預算:預算1900萬至2500萬美元

全球票房:約 1110 萬美元


簡介

1. 類型定位與導演風格

奇幻動作B級片:約翰·卡朋特(John Carpenter)延續其恐怖科幻風格,融合武俠、妖魔元素,展現80年代低成本特效與文化片美學。

文化獵奇視角:以西方白人視角解構(東方神秘),混合粵劇、道士、法術等元素,充斥獵奇式刻板印象。


2. 敘事結構

公路電影框架:卡車司機主角(Jack Burton)誤入唐人街陰謀,串聯(找回未婚妻)與(阻止妖魔統治)雙線。

反派動機薄弱:反派(Lo Pan)千年巫師企圖借處女新娘恢復肉身,統治世界的套路化反派邏輯,缺乏深度。


3. 視覺與技術特色

80年代特效能見度:模型特效、化妝特效明顯(如妖魔怪獸造型),色彩艷麗但粗糙,符合B級片特徵。

武打設計:融合香港功夫片風格,但動作設計略顯生硬,依赖剪輯掩蓋演員非專業武術背景。

4. 文化符號解讀

符號拼貼:青龍、道士、點穴術、粵語對白等元素堆砌,脱离真實華人文化脈絡,服務「異域情調」需求。

角色刻板印象:女性角色(如Kim Cattrall飾演的女记者)被物化為(需要拯救的受害者),強化白人英雄敘事。


5. 花絮

《妖魔大鬧小神州》在上映初期,影評界的反應可謂毀譽參半,然而隨時間推移,本片逐漸獲得重新評價,並贏得了不少正面肯定。根據爛番茄網站收錄的38篇影評,該片獲得82%的高新鮮度,平均分數為6.9(滿分10)。《多倫多星報》特別讚賞卻·羅素的演出,評論指出:"他不僅成功模仿了尊·榮的經典形象,更進一步賦予角色一種寬廣而帶諷刺意味的個性邊緣,超越單純的致敬。"


票房方面,該片於1986年7月2日在全美1,530間影院上映,首週末票房僅收得270萬美元,最終北美總票房為1,110萬美元,相比其2,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,成績未如理想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片上映時間比占士·金馬倫的《異形續集》早十六天;在《妖魔大鬧小神州》的DVD講評音軌中,導演尊·卡本特與卻·羅素曾討論到,這或許是影響本片票房表現的因素之一。


由於票房未達預期,卡本特對荷李活體制感到失望,並轉向獨立電影製作。他曾在訪問中坦言,《妖魔大鬧小神州》的經驗是他決定不再為主流片廠拍片的重要原因。儘管如此,卡本特始終認為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,並對其感到自豪,只是市場反應確實為他帶來相當大的壓力。


儘管影院表現平平,該片卻在後期透過電視播映及DVD發行贏得廣大觀眾喜愛,逐漸積累成為一部深受追捧的邪典電影。《帝國雜誌》更將其列為(史上最偉大的500部電影)之一,排名第430位。




豆粒: 5 粒豆 (10粒豆為滿分) 


全篇文章完


寫作日期:2025年09月03日 

時間 : 14:09pm

文. 東加豆

圖. 取自網絡


我除了寫微故事,還製作有聲書,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。

喜歡我的文章嗎?盼得到您的支持、點讚,或分享我的文章,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。

https://tonkabean.me/支持與鼓勵/

關於我:https://tonkabean.me/


我的故事選集

https://matters.town/@tonkabean/collec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