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

微故事+電影分享: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 香港女伯爵 (1967)

微故事+電影分享: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  香港女伯爵 (1967) 






(十力卜)從未想過,差利卓別靈、蘇菲亞羅蘭、馬龍白蘭度三個人會走在一起,以為是風馬牛不相及的。


一艘郵輪上的開始。


那天,新戲院開幕(是舊戲院翻新),第一炮重頭戲就是這齣《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  香港女伯爵

》1967年的電影。十力卜在場外看著閃爍的招牌,像是別人的回憶招手。他毫不猶豫買了票,想一探究竟,原來風馬牛不相及,只不過是未相遇的浪漫,或者是他自己不懂世情。


銀幕上,那位身披舊時貴族虛幻光暈的伯爵夫人,如夢似幻,風情萬種卻又帶點笨拙;外交官則像個迷路的現代人,用冷淡掩飾孤寂。十力卜記不起自己上次這樣靜坐多久,只覺畫面裡那艘船似乎也在他的心海飄着。


旁邊的觀眾竊竊私語:"節奏太慢,像老電影拖拉。" 

他聽在耳裡卻笑了。那正是他喜歡,一種明知會被時代嫌棄的從容。評論說這部片乏力、對白冗長,他反而覺得那像老人說故事時的氣息:"嘮叨裡藏溫度,何況,這是卓別林電影生涯中唯一的彩色電影,也是他最後一部電影。"


電影散場,他走出戲院,外頭是香港典型的灰濛天色,霓虹初亮接力,街邊車聲似浪聲。那一刻,他覺得這座城市似另一艘大郵輪,滿載舊夢,熙攘而迷惘。友人問他值不值得推薦,他只答:"值,因為它老得誠懇。"


之後幾天,他在隨筆裡為這電影寫了幾句:"說那落伍,是眼睛太新;說那浪漫,是靈魂太舊;說那尷尬表演,其實是人與人之間所有相處的真相。有人追逐明亮的戲,他偏喜那種邊緣微黃的光。"


夜裡,他夢見卓別靈在港島天星碼頭上拉小提琴,蘇菲亞羅蘭穿旗袍走過,白蘭度在人群裡抽煙。一位優雅的女性,和深藏不露的小生,肢體語言都有著卓別靈的影子,這畫面都叫人難忘。

一陣鹹風吹過,維港燈火依照,原來有一個這樣的年代。



微故事完

 

電影簡介

片名: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  香港女伯爵

導演 : Charles Chaplin 差利卓別靈

編劇 : Charles Chaplin 差利卓別靈

演員 : Sophia Loren 蘇菲亞羅蘭, Marlon Brando 馬龍白蘭度, Margaret Rutherford 瑪嘉麗露德馥, Geraldine Chaplin 謝拉亭卓別靈

類型:浪漫愛情小品

上映年份:1967

產地:英國

片長:107分鐘


劇情概要: 一段浪漫與階級交織的船上奇緣



這部由喜劇大師(差利卓別靈) 自編自導的電影,講述了一位流落香港的落魄俄羅斯女伯爵(蘇菲亞羅蘭 *飾),偶然間藏匿於一位美國外交官(馬龍白蘭度*飾)的船上客房,從而展開一段從互相戒備到漸生情愫的浪漫故事。電影的核心主題圍繞著身份、階級與自由。在橫渡太平洋的郵輪這個(浮動小社會)中,差利卓別靈巧妙地利用封閉空間,探討了人如何擺脫社會標籤的束縛,追尋真實的自我與情感。


*導演手法與風格

作為差利卓別靈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,他運用了有別於早期默片的豐富對白與電影語言,但依然保留了他標誌性的細膩肢體表演與幽默感。鏡頭常常聚焦於演員的面部表情與細微動作,例如蘇菲亞羅蘭在躲藏時的眼神既惶恐又機靈,馬龍白蘭度則透過姿態的轉變,演繹出角色從刻板外交官到陷入愛河的溫柔男人的過程。導演亦親自參與配樂創作,音樂不僅烘托了浪漫氛圍,也帶有一絲懷舊與諷刺的韻味。


*演員表現與角色深度

蘇菲亞羅蘭: 賦予了女伯爵這個角色極強的生命力。她不僅展現了角色的風情萬種,更深刻地詮釋了其內心的驕傲、脆弱與對尊嚴的渴望,表演層次非常豐富。

馬龍白蘭度: 飾演的外交官,起初顯得有些拘謹,但隨著劇情發展,他成功地表現出角色在事業、婚姻與真實情感之間的矛盾與掙扎。

配角陣容同樣出色,(瑪嘉麗露德馥)飾演的貴婦提供了不少喜劇亮點,而(謝拉亭卓別靈-導演的女兒)飾演的秘書則為故事增添了幾分純真與推動力。


*電影的重點與隱藏訊息

對虛偽社會的溫柔批判:電影透過船上乘客對「伯爵」頭銜的盲目尊敬,諷刺了上流社會對名分的看重甚於個人本質。

愛情作為解放的隱喻:郵輪象徵著一個與世俗規則暫時隔絕的烏托邦,讓兩位主角能夠拋開身份與顧慮,以最真實的自我相知相惜。

流亡者與歸屬感:女伯爵作為無國籍的流亡者,她的處境反映了戰後離散人群的普遍狀態,而她最終對愛與歸宿的追尋,是電影最觸動人心的部分之一。


*整體評價與文化意義

《香港女伯爵》在1967年上映時,因其略顯懷舊的風格與當時的社會思潮未完全契合,評價並不高。然而,時至今日,我們能以更客觀的眼光欣賞其價值。它是一部製作精良、情感細膩的浪漫喜劇,承載了差利卓別靈對人性與社會的持續關懷。蘇菲亞羅蘭與馬龍白蘭度這兩位巨星的歷史性合作,本身已極具觀賞價值。這部電影彷彿是差利卓別靈寫給舊時代的一封情書,優雅而略帶感傷。




豆粒: 7.6 粒豆 (10粒豆為滿分) 


全篇文章完


寫作日期:2025年11月12日 

時間 : 13:41pm

文. 東加豆

圖. 取自網絡


我除了寫微故事,還製作有聲書,希望我們能互相認識。

喜歡我的文章嗎?盼得到您的支持、點讚,或分享我的文章,讓我知道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。

https://tonkabean.me/支持與鼓勵/

關於我:https://tonkabean.me/


我的故事選集

https://matters.town/@tonkabean/collections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